周邊景點
行程之1

來到會津必走行程之1


  • ①大內宿

    是連接在會津若松市南邊的下鄉町主要觀光景點。
    往昔是由會津若松通往栃木縣今泉市主要道路—會津西街道熱鬧繁榮的驛站小鎮,當時的街景仍受到細心的維護,延續至今。
    這裡保留了江戶時代驛站的濃厚氣氛,道路兩旁排列著數百年前建造的茅草屋頂民宅,引人發思古之幽情。於1981年獲指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


  • ②塔斷崖(TOU NO HETURI)

    日文原文的「HETURI」是當地方言「險峻斷崖」之意。
    溪流沿岸綿延了長達約100公尺、歷經一百萬年河川沖刷與風雨侵蝕後形成的帶狀峭壁,隨處可見形狀特殊的奇岩。
    走過吊橋到對岸也是驚險又刺激,別有一番樂趣。
    這裡在賞楓的季節最為熱鬧,也是國家指定的天然紀念物,並有藤見公園的別名,值得您在紫藤花盛開的季節前來一遊。
周邊景點
行程之2

來到會津必走行程之2

  • ①鶴之城

    自築城至今已擁有600多年歷史,使用白堊建造的會津若松城也被人們暱稱為「鶴之城」。
    鶴之城坐落於會津若松市中心偏南處,其歷史由戰國時代蘆名氏以此為居城起展開,歷經了上杉氏、蒲生氏、加藤氏、保科氏到松平氏的時代變遷,這座城也在屢經改建後,進入了幕末的動盪時期。
    代表幕府陣營出戰的會津松平家在戊辰戰爭中遭遇到兵臨城下的局面,因此會津若松這座城下町四處都流下許多悲傷的故事。
    進入明治時代後被攻陷並破壞殆盡的天守閣於昭和40年重建,現在內部規劃為鄉土博物館,開放參觀。

  • ②御藥園

    室町時代的領主蘆名盛久在這片土地上建築別墅後,松平氏第二代保科正經於寬文10年(西元1670年)在此設立藥草園,成為這裡的起源。
    元祿9年(西元1696年),第三代松平正容當家後在此建造遠州流的迴游、船遊式正宗借景庭園。 園內設計了呈心字形狀的池塘,中央的小島上有採數寄屋(茶室)樣式建築的樂壽園。庭院裡有樹齡500多年的矮紫杉及日本金松等樹木,藥草園則種植了300多種藥用植物,隨著四季變化展現不同的優美面貌。
    昭和7年,德川的大名型山水庭園御藥園被指定為國家名勝,全年無休對外開放。

  • ③飯盛山

    ■ 白虎隊十九士之墓
    白虎隊是一批參加戊辰戰爭的16至17歲少年,他們的墳墓位在鶴之城北東的飯盛山腰。這些少年在望著城池周圍被火舌吞噬的同時,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由飯盛山仰望城下町,可以遙想當時白虎隊的心境。

    ■ 國家重要文化財蠑螺堂
    這是一座寬政8年(西元1796年)築於會津若松市飯盛山,高16.5公尺的六角形三層佛堂。上樓與下樓的通路完全分開,因此參拜者不需要錯身而過,可確保參拜時的安全。由於這種建築模式屬世界少見,因此於平成8年(西元1996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Facebook Instagram

Copyright(C) : 芦ノ牧温泉観光協会, All rights reserved.